双枪直流充电的通信容错技术旨在充电过程中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使出现通信故障也能保证充电系统安全、正常地运行。以下是关于双枪直流充电通信容错技术的相关研究:
通信协议与容错机制:双枪直流充电通常遵循如 GB/T 27930、ISO 15118 等标准通信协议2。这些协议中包含了一些基本的容错措施,如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当接收方检测到数据错误时,可请求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同时,协议中规定了通信超时机制,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对方响应,会重新发送请求或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
主从枪通信容错1:在双枪充电系统中,通常会确定主枪和从枪。如一种双枪充电方法中,通过两枪相互通信以及与电动汽车通信来确定主从枪,有应答的作为主枪,无应答的作为从枪。主枪负责与电动汽车通信获取充电需求信息,并分配功率给从枪。当主枪与从枪通信出现故障时,可设置一定次数的重传机制,若多次重传失败,则可判定从枪故障,主枪可调整充电策略,如单独为车辆充电或降低充电功率,以保证充电过程继续进行。
通信总线容错:双枪直流充电系统常采用 CAN 总线等作为通信总线1。CAN 总线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错误检测能力。它通过位仲裁机制解决总线冲突,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优先级高的节点优先发送,低优先级的节点自动退避。同时,CAN 总线能够检测到总线错误、位错误等多种错误类型,并通过自动重传等方式尝试恢复通信。对于双枪充电系统,可采用冗余 CAN 总线设计,当一条总线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另一条总线,通信不中断。
故障诊断与预警3:双枪直流充电桩通常具备远程监控和智能诊断功能,可实时监测充电状态和通信情况。通过分析通信数据的异常变化,如数据传输频率异常、数据错误率升高等,及时判断通信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并向用户或运维人员发出主动警报,以便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减少对充电过程的影响。
软件容错技术:采用容错性好的软件设计架构,如模块化设计,将通信功能划分为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接口。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便于快速定位和修复故障。同时,利用软件冗余技术,如备用通信程序或算法,在主程序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程序,维持通信功能。
硬件冗余设计:部分双枪直流充电系统会采用硬件冗余设计来提高通信容错能力。例如,充电桩的通信控制单元可采用双处理器架构,当一个处理器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处理器可立即接管通信任务,充电过程的通信稳定。另外,对于关键的通信线路和接口,也可设置冗余备份,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